新聞消息

NASA 開放科學技能培訓工作坊 開放報名(台灣時間友善場次)

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(NASA)執行的轉換為開放科學計畫(Transform to Open Science, TOPS)設計了多項實用的開放科學課程,旨在為研究人員、學生和公民科學家提供掌握開放科學原則和實踐的知識與技能,並包括制定符合開放科學的資料管理方案(Data Management Plan)。

獲得 NASA TOPS 資助三年期計畫的專業培訓公司 Don't Use This Code 與台灣開源社群 sciwork 接洽合作,規劃了符合台灣時區的訓練課程,總計二個半天共六小時的線上課程。詳細課程資訊如下。

如何管理你的研究資料?繁體中文的資料管理方案 (DMP) 上線囉!

這些 DMP 多半來自生物多樣性領域,但亦有少數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。它們皆是通過了 depositar 團隊的品質審查、並以開放授權方式公開。我們感謝這些作者們對 depositar 團隊的信任,也希望這些珍貴的文件,對希望增進資料管理實務的研究人員有所助益。

[depositar] 以技術克服科研運算可再現性的挑戰 貫徹開放科學的理念

去(2023)年 10 月,研究資料寄存所(depositar)迎來了 Binder 的整合,這也是 depositar 協助研究人員達成「運算可再現性」(computational reproducibility)的一個里程碑。使用者只需將程式碼和相關資料放入同一資料集中,並於資料集頁面點選 Binder 功能按鈕,或於 Binder 服務首頁輸入資料集網址,就能迅速在平臺上建立該程式碼的運算環境,並重現它的執行結果。其實不只 depoistar,其他科研單位例如歐洲網格基礎設施(European Grid Infrastructure, EGI)、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(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, NII)也紛紛在近兩年引入類似的功能。

2023 國際資料週「資料節慶」 一窺研究資料管理發展

文/王家薰/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專案經理、莊庭瑞/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

本文亦刊登於 2024-01-15 科技報導

若是想要了解科學資料政策、研究資料管理,以及相關資訊技術的發展趨勢,或是想和不同學科領域的資料專家討論各種前沿議題,那麼兩年一次的國際資料週(International Data Week, IDW)是不容錯過的盛會。為期四天的國際資料週會議由研究資料聯盟(Research Data Alliance, RDA)、國際科學資料委員會(The Committee on Data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, CODATA),以及世界資料系統(World Data System, WDS)共同籌辦,目的在於促進研究資料在科學、教育及各學科領域的交流與合作,並加速資料科學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