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消息

讓資料共享成為責任 簡介國際近期的科研資料開放政策

為改善研究資料分享的窘境,近來國際上許多科研補助機構,陸續頒布了與資料分享有關的政策,建議或要求研究人員分享研究資料。以下簡介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WHO)、歐洲核子研究組織(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, CERN)、以及美國國家衛生院(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, NIH)等重要科研補助機構所提出的相關措施。

研究計畫提案該如何準備資料管理方案? 認識中研院「研究資料寄存所」

文/王家薰(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專案經理)、莊庭瑞(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)

本文亦刊登於 2023-02-16 科技報導

無論是個人獨立研究、小型研究計畫、大型研究團隊、或是跨領域跨機構的長期研究合作,都將蒐集生產樣態眾多、數量龐大的研究資料。近年來,研究資料管理(research data management, RDM)以及資料的審慎保存與日後取用等問題,逐漸成為研究人員必須面對的日常。「資料管理方案」(Data Management Plan, DMP)該從何處著手?又該如何選用合適的研究資料儲存庫呢?去(2022)年12月下旬,中央研究院(以下簡稱中研院)舉行的「什麼是研究資料儲存庫?什麼是資料管理方案?為何您需要關心?」課程活動,對這些議題做了初步探討,接下來我們將介紹此次的活動內容,進一步討論DMP撰寫應注意的事項,並且認識中研院支持發展的「研究資料寄存所」(depositar)服務。

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發表被要求立即開放取用,公共取用推廣歷史性的勝利

如何讓更多人可以自由享有學術研究的成果,是學術成果的開放取用(open access, OA)推廣努力的目標,也是開放科學(Open Science)涉及的眾多議題之一,長期在美國和全球各地受到討論。而其中,最具挑戰的一個議題是:由納稅人支持所產生的研究成果,在論文發表時,是否應讓公眾能立即、自由、並且免費取用研究資料?

【活動訊息】什麼是研究資料儲存庫?什麼是資料管理方案?為何您需要關心?

提出研究計畫時,被要求同時提交「資料管理方案」(Data Management Plan),這已是研究團隊經常面臨的議題。此外,伴隨論文的研究資料如何被取用,亦與挑選研究資料儲存庫(Research Data Repository)有關。本課程將介紹研究資料寄存及資料管理方案,以實務角度分享經驗。

2022 國際資料週——研究資料管理的實務與前沿

想和來自全世界的科學家、研究者、政策制定者、企業領袖等一起討論資料議題,想跟上資料科學與研究資料管理最前沿的腳步?國際資料週(International Data Week, IDW)是最好的選擇之一。

International Data Week 基本介紹

「國際資料週」是由研究資料聯盟(Research Data Alliance, RDA)以及國際科學理事會(Internatioanl Science Counci, lSC)所屬的資料委員會(Committee on Data, CODATA)、世界資料系統(World Data System, WDS)所共同舉辦的資料科學盛事。自 2016 年起,通常每兩年舉辦一次,吸引近千名全球參與者。因為 COVID-19,2020 年的大會延到今年六月在首爾舉行。